訂閱       取消訂閱       搜尋

破解癌症飲食七大迷思

人類壽命的延長,癌症已成全球慢性病之一。癌症營養照護重點就是讓癌友保持良好的營養狀態,協助度過這段辛苦的過程。面對癌症治療這段艱辛旅程,癌友與家屬接受著來自四面八方爆炸的資訊,但這些資訊都正確嗎?

  人類壽命的延長,癌症已成全球慢性病之一。一般而言,癌症治療是在作用(effect)與副作用(side effect)間謀求一個平衡點,使作用(effect)達到最大效果的治療歷程。文獻一再揭示營養狀態為影響癌友預後的關鍵因素。癌症營養照護重點就是讓癌友保持良好的營養狀態,協助度過這段辛苦的過程。面對癌症治療這段艱辛旅程,癌友與家屬接受著來自四面八方爆炸的資訊,但這些資訊都正確嗎?

迷思一:癌症病人吃得太營養,會使腫瘤長得更快?
  癌友常有種矛盾心理,希望利用進補與調理身體,提升免疫力來對抗癌細胞,但又擔心補過頭不利於病情,因此常詢問醫生或營養師:「我可以進補嗎?會不會補到癌細胞?」。事實上,癌細胞生長快速分裂,會與正常細胞競爭吸收,進而影響正常細胞的生長及對體內的保護;無論接受外科手術、化學或放射線治療時,身體也需消耗大量熱量及營養素以應戰癌細胞、修補重建受傷組織,營養需求比生病前更多。唯有均衡飲食與攝取足夠營養來維持體重,對預後才有幫助。


迷思二:改吃生機飲食是不是比較好?

  網路很紅的「生機飲食」強調多吃未經烹煮的食物,並增加全榖雜糧與蔬果打成流質一同飲用。但癌友接受化學治療時,常有白血球降低狀況,若食用未加熱食物,可能因為食物未經有效地殺菌,增加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可能性。加上治療期間,身體需更多的熱量來承受治療所造成的傷害,只吃全榖雜糧及蔬果,會造成熱量與蛋白質攝取不足,加重營養失衡、免疫力下降而中斷治療。


迷思三:雞湯或魚湯很營養,可以當正餐?

  癌友治療時,身體需要更多的熱量與蛋白質來維持體力,而雞肉與魚肉是蛋白質良好來源。一兩重(2-3根手指)的肉類含有7克的蛋白質,但蛋白質分子量很大,並不會因為長時間熬煮而融入湯中,無論雞湯或魚湯裡,僅有少量胺基酸、胜肽、核酸與少量礦物質,以市售的雞精舉例,一份68毫升的雞精,熱量僅21.6大卡,蛋白質也只有5.4克。因此,雞湯或魚湯不能取代正餐,且不能只喝湯更需要吃雞肉或魚肉。


迷思四:癌症治療期間不能吃紅肉?

許多人罹癌後,就改吃素希望減少毒素產生,但不論接受放射或化學治療,都可能會造成骨髓造血功能下降,導致貧血發生。不同食物的營養素不盡相同,動物性來源的鐵質比植物性來源的更好吸收,尤其越紅的肉類含鐵質量越豐富,治療期間不同食物均衡攝取非常重要。但需避免加工紅肉製品,如香腸、培根、火腿等,其加工過程中加入化學物質(如硝酸鹽或亞硝酸鹽),恐導致致癌物質產生。

迷思五:治療中可以吃抗氧化劑或草本食物嗎?

  抗氧化劑主要功能是避免體內運作時,附帶產生的自由基破壞人體正常細胞。但癌症治療有時會利用增加體內氧化壓力來殺死癌細胞,補充大量抗氧化劑(如高劑量維生素C),可能會降低癌症治療效果。擁有百年歷史的草本植物,有些產品安全沒有害處,但有些卻有潛在風險,如人蔘、銀杏或大蒜等大量攝取時可能會造成凝血功能延長,進而影響術後傷口恢復狀況。若希望同時服用草本植物的癌友,由合格中醫師來調理才是最好的選擇。

迷思六:補充高劑量維生素可以提升治癒率?

近年有研究證實,癌症治療期間若補充高劑量維生素,有可能因此改變體內氧化壓力的平衡,轉而增加癌症的復發率或降低化學或放射治療的效果。因此,無論手術或放化療期間最好避免高劑量維生素的補充。蔬菜與水果是天然抗氧化維生素的來源,每日攝取適量的蔬果是更好的做法。但如果真的擔心營養不足或失衡,建議一天一顆綜合維生素即可。

迷思七:癌友不可以吃生食?

癌友治療期間若白血球過低,身體免疫力也隨之下降,應避免吃泡菜、生菜沙拉、生魚片等生食,以免產生腹瀉或其他伺機性感染。飲食原則仍建議食物應充分加熱煮熟,水果削皮後再吃才是安全之道。

Disclaimer: 此圖片及內容由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聯會彙集製作,歡迎您在尊重智慧財產權的前提下,以原網頁連結的轉貼方式分享我們的文章與圖片。

關於作者文章一覽

謝佑偵

淡水馬偕紀念醫院 營養師

曾任 財團法人天主教新店耕莘醫院 營養師/最高學歷 天主教輔仁大學營養科學所 碩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