訂閱       取消訂閱       搜尋

顧筋骨該吃什麼?

調查顯示65歲以上的台灣民眾膝關節退化盛行率約達15~20%,包括關節退化、類風濕性關節炎、痛風等,這些關節退化更是導致失能的主要問題,對於即將邁入高齡化的社會,是不得不正視的重要課題。

調查顯示65歲以上的台灣民眾膝關節退化盛行率約達15~20%,包括關節退化、類風濕性關節炎、痛風等,這些關節退

化更是導致失能的主要問題,對於即將邁入高齡化的社會,是不得不正視的重要課題。


要如何擁有好關節,朝向美麗人生的開莊大道?除了日常生活的活動保健外,飲食也是不可忽視的關鍵一環。以下三種

天然食物類型,有助於維護關節機能,把營養吃進身體裡。




第一類:抗發炎食物

關節炎是身體發炎反應,由於前列腺素是引起組織發炎的元兇,因此抑制前列腺素是減輕關節發炎症狀的主要途徑。


深海魚、魚油:

富含Omega-3脂肪酸,可阻止前列腺素產生,最佳來源是鮭魚、鮪魚、鯖魚(小型青花魚)、鯡魚、大比目魚等深海魚

類,建議一週吃魚34次,若吃魚油膠囊則一天攝取約6克。 魚油不僅能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,對於保護關節也

有功效。關節老化就是關節被日益堆積的自由基攻擊,是一種身體發炎過程,而魚油富含Omega-3,當中的EPADHA

對於抗發炎有良好功效,可緩解關節發炎症狀。


但需要提醒的是,許多罹患關節炎的人合併其他慢性疾病,同時服用阿斯匹靈,例如心血管疾病、曾做過心導管、發生

過血栓的病患,就不可攝取魚油或銀杏等具抗凝血功效的食物,建議直接吃魚以降低過量風險。


蔥、薑、蒜、辣椒:

薑已證實可抑制介白素和前列腺素的合成,減少發炎反應,效果類似一般消炎止痛藥物,既可減少發炎反應、又不會有

副作用;美國臨床研究更指出,薑萃取物可以減輕關節疼痛,甚至減少止痛藥的服用。


柑橘類食物:

富含類黃酮是最大特色,類黃酮素不但可加強關節內膠質的彈性,還能抑制關節發炎反應,更有捕捉自由基的功效。

其他含類黃酮素食物包括櫻桃、李子、鳳梨、木瓜、九層塔、甜椒等。

除此之外,柑橘類如柳丁、橘子、葡萄柚等水果,類黃酮素和維生素C含量最高的部位在「白絲」,最好一併吃下肚,

可用一支又薄又鋒利的水果刀,沿著柑橘類水果的外皮,削去薄薄一層,去除苦澀且多油的表皮,剩下的就如剝橘子一

般,一瓣一瓣吃下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