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幾年全台灣掀起了一波運動的熱潮,彷彿沒運動就不夠潮、不夠陽光,人們不是在去運動的路上,就是在做完運動的回家途中,也因為運動後會感到飢餓,加上教練不時地提醒人們運動補給不能等,營養師也常說在運動後要趕把握黃金時間儘快吃對食物,才能夠有效地達到增肌減脂,但是你知道嗎?萬一選錯食物吃下肚比沒吃還可惜,因此趕快來學習運動後如何吃才不會誤踩地雷吧!
NG飲食一:只吃蛋白質
有廣大的運動族群,是從健身房開始進行入門、或是重訓長期的愛好者,常見到這些運動者人手一瓶高蛋白飲品,或是準備好的無油水煮雞蛋、川燙雞胸肉、烤過或水煮豬肉、牛肉或豆漿飲品等食物,當作運動後的補充,好像認為肌肉在訓練中被破壞,就應該多吃蛋白質進行填補。其實人體的機制是很奧妙的,從來就不是一加一等於二這麼單純,鍛鍊後肌肉反而更是需要靠非精緻醣類食物,讓體內胰島素(Insulin)升高,幫助血液中的營養被肌肉所吸收,變成修補、新合成、增肌的重要推手。
因此如果只吃蛋白質的話,新細胞修補及合成的效率,會比吃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合併的食物效果差了一些(註一),因為蛋白質屬於低升糖食物來源,無法在短時間讓胰島素發揮合成作用。運動後補充適當醣類和蛋白質的合併食物,像是水果加優酪、三明治加豆漿、茶葉蛋+燕麥飲等等的組合,可以趁著運動後血液大量往肌肉充血的同時,把葡萄糖跟氨基酸有效地送往被鍛鍊的部位,可以說是事半功倍的最好飲食補給選擇。